内容页搜索

一、土绸生产

唐代,吴江地区丝绸充贡,谓之吴绫。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吴江有织染工611至元年间(12641294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吴江游历,在他的著作中记载吴江出产大量蚕丝,质量最好的绸缎出产于此。唐、宋、元代迭有丝绸出产及纳贡记述。乾隆《吴江县志》载:“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无名氏《折芦庵记》载:“吾邑盛泽,宅笠泽之阳,介湖秀三郡之交,蚕桑之利走天下,商贾四来,营营矻矻。”成化年间(14651505),机户(专业丝织手工业者)已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成化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手工丝绸织造业在县境南部的新杭、盛泽、黄家溪等一带逐渐形成。明末,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记述明嘉靖年间盛泽已是“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丝织市镇,“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在其十八卷《施润泽滩阙遇友》中,描写一个名叫施复的普通机户与妻喻氏在家中养蚕织绸,“缫下丝来,细员匀紧,洁净光莹”,而织出绸来“光彩润泽,都增价竞买”,“几年间,就增上三四张绸机,家中颇饶裕”,其后“依旧省吃俭用,昼夜营运,不上十年,就长有数千金家事,又买了左近一所大房居住,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施复之富”“冠以一镇”。这个故事记述一个丝织小生产者致富情况。也证明当时丝织小生产者间已发生两极分化,少数手工业者逐渐积累财富,上升为劳动力的购买者,变为丝织作坊主,即“有力者雇人织挽”,大多数仍停留在“贫者皆自织”手工业者阶段,而部分人则破产而转化为劳动力出卖者,受人雇织。从而丝织由家庭手工业向手工作坊发展。

清康熙、雍正两代,放宽对手工业生产和手工业者的种种限制。如康熙五十一年(1712)宣布“圣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四年(1726)采取“地丁合一制”,颁布“摊丁入亩”的办法。这些措施提高了机户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的手工丝织副业不再受到官府对产品的强制征集,能够有更多的丝织品进入市场交换,吴江南境丝织业区远离府治、县治,控制较松弛,甚或“税不及机户”。盛泽丝绸行业获利愈来愈多,行业规模日渐扩大而成为丝绸巨镇,可与苏、杭齐名。乾隆《盛湖志》载:“四海九州之帛皆来取……苏杭皆设局,天下衣被资之盛泽小镇,何亦与之并峙而称也。”道光《震泽镇志》载:“西绫出黄庄者名黄绫,质厚而文,后有庄绫、徐绫,并以姓著。”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进军苏南、浙北一带,与清军数度鏖战,黄家溪、新杭被夷为平地,王江泾毁损过半,盛泽因地理原因受损较轻,三处富有机户中陆续有人携带资金、设备避难于盛泽。同时,杭州、湖州、苏州等地丝织业亦受创严重。战后,浙江嘉兴府对辖区内的织机课以重税,致使不少机户迁居盛泽,于是盛泽丝织业益见兴旺。光绪六年(1880),海关官员E·罗契调查,盛泽地区丝织机8000台,年产绸90万匹;苏州(包括唯亭)为6000台,8.69万匹;湖州4000台,20.4万匹;杭州3000台,7.17万匹;绍兴1600台,3.25万匹;宁波848台,0.84万匹。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湖北商务报》报道:“盛泽一镇绫罗绸缎,每日约出二千五百匹,每年约出九十万匹。”“江苏盛泽一镇,其绸产之盛为中国首屈一指。”是年,在南京、镇江、丹阳、苏州、盛泽五地中,盛泽居首位,织机占四成半,产量占一半以上。明清时期,吴江手工丝织业集中在南境,以盛泽地区为中心,向北扩及平望南端及黎里西南,向西延伸至坛丘、南麻全境,梅堰东南部,震泽东部及铜罗东北部。其地理分布特点是愈近盛泽愈密集,专业化程度及商品性愈强。盛泽镇及近邻地区大都织而不蚕,为纯丝织区。苏州旧商会档案中有一份《推进绸业方案》列举清末某时江苏五地丝绸生产情况:吴江织机2万台,年产绸120万匹;苏州1.5万台,36万匹;南京1.4万台,33.6万匹;丹阳1万台,48万匹;镇江0.4万台,14.4万匹。清代,盛泽号称“日出万绸,衣被天下”。

民国元年(1912),盛泽地区以丝织为业者,不下万户,从业人数在5万以上,所织之绸,如绫、罗、绉、纱、纺等类每年可出数十万匹。盛泽镇素为产绸之区,其制出之绸,大都沿用旧法,未见发明新式。民国52月间,袁钟瑞、沈鹏、张文蔚等集资在盛泽创办经成丝织厂。这是吴江县首个工场式手工丝织厂。该厂采用日本提花织机(手拉织机加装日本丰田龙头),在县内率先将人造丝为原料,创造的提花交织物经成绉(又称经成葛)新工艺,得到北京政府农商部的奖励,后来在吴江绸区得以普及,起到技术推广作用。是年,由盛泽人开设的上海物华绸厂在盛泽镇西杨家弄设调丝工场,后改称上海物华绸厂盛泽分厂。进入20世纪20年代,人造丝得到广泛使用,真丝人造丝交织、人造丝棉纱交织及纯人造丝织成的绨、葛、软缎、绉、绸、绢、绒、纱等新品迭出,改变了丝绸产品为桑蚕丝的单一结构。民国12年(1923),丝价大涨,各种绸因成本太高,很难获利,只有华丝布,仍可得着厚利,并且华丝布在市上求过于供,所以改织华丝布的竟有大半,各机厂各机户竞购新式机,竞招织工,约计购进新式机两三百座,招收织工约千人(其他与织工有关系的工作,如制造纸样,修理机件等工人未包括在内)。民国15年,坛丘俞家湾俞小宝家有8台织机安装龙头。民国17年、民国18年,上述两个工场先后关闭。同期,县内出现过几个以手拉织机为主要设备的织造工场,但均为时很短。民国24年张亚声调查,盛泽地区手工织造情况为:盛泽镇家庭织造有木织机200台,年产量3.6万匹;四乡家庭织造有木织机2万台,年产量144万匹。

吴江县沦陷期间,县内手工丝织业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扼杀摧残。民国32年,盛泽镇区仅开动木织机700台,盛泽四郊的机户亦因日军不时下乡骚扰而停歇过半。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盛泽地区开动1.2万台,为战前的一半。民国37年,严墓有木织机1982台,横扇有木织机1006台,震泽有木织机1302台。民国383月,盛泽地区木织机减少至7200台。

1949101日新中国成立初,全县手工木织机盛泽区占48%,严墓区占24%,震泽区占16%,平望区占12%。其中盛泽区机户8100户,平均每户一台织机,皆以土丝为原料生产电力纺,元生纺、标准纺、彩格纺等土绸。19523月,盛泽镇手工机户划为16个基层生产小组,共有织机631台。6月,始有半数织机为中国蚕丝公司加工土绸。7月中国蚕丝公司在盛泽镇设立营业机构收购土丝以后,盛泽地区手工丝织业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是年底,全镇手工织机增至911台。此时,丝绸销售形势略有好转,形成土绸的盲目生产。195310月,中国蚕丝公司控制丝源,改用以绸易丝,控制土绸生产。19521953年,盛泽供销合作社组织圣塘、茅塔、谢天、北角、大古、北王、澄溪、南宵等乡乡村手工机户进行合作生产,共有织机2589台,5834人,主要产品有合作纺、改进纺、复兴纺、双冲纺、会绫、花纺、标准纺等。195411月,吴江县进行实地调查,全县共有手工织造机户11600户,从业人数21092人,织机11783台,开动6859台。这些机户分布在盛坛、平望、严墓、震泽4个区的31个乡的301个村及盛泽、震泽两镇上。机户分布仍以盛坛区为最密集。农业合作化后,农户的织机以生产资料形式并入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810月,盛泽镇木机织物手工业同业公会改组为盛泽镇丝织手工业中心社,下设13个基层丝织社,全社635户,1771人,织机645台,其中拉梭机250台,脚踏机395台,脚踏机中部分改为电动。19581212日,盛泽镇丝织手工业中心社并入吴江新民丝织厂。至此,全县仅有铜罗公社的丝织厂进行小规模的手工织造。20世纪60年代,县内手工织造退出历史舞台。

二、厂绸生产

民国15年(1926)左右,震泽怡和仁丝经行业主孙旭初,在震泽彭康弄创办县内第一家电机织绸厂,织造华丝葛,但不久便停办。是年,盛泽组建纹制公司。民国18年,盛泽诸凤春用柴油机引擎发电驱动两台织机取得成功,引起盛泽镇丝织业界的瞩目。是年,盛泽发电厂扩容,为电力织造提供了条件。民国19年,郎梅春开设郎琴记绸厂,有电力织机5台,雇工9人。为盛泽镇第一家电机织造厂。民国22年初,盛泽有郎琴记、美丽、民生、三民、勤业、大中华、永祥、仁记8家绸厂,共有电力织机115台,厂房95间。民国23年初,盛泽电机织造厂除上述8家外,又增美新(丁人和)、东南、顺记、正泰、兴华、民生华记、民生新记、盛业、勤丰等9家,织机总数254台,男工391人,女工271人,日产绸254匹。7月,孙守廉《蚕丝概况》(《吴江县政》11期)对盛泽丝织原料的估算,蚕丝占15%,人造丝及蜡线分别占35%50%。民国241月,苏州电厂向盛泽输电,电机丝织规模扩大。是年,盛泽增设久盛、百乐、三星、大同、同益、辛益、泰赉、永余、竞成、怡丰、郎振记、平生、金记等14家。盛泽镇电力供应解决后,一些手工织机户纷纷改装电力织机,一般每户12台。民国2125年,王鸣泉、陶桂青、唐岩曾、李连生等相继将在沪的绸厂迁回盛泽。至民国26年,盛泽镇共有电力织机1145台,占江苏省织机总数的46.88%,占全国织机总数的6.76%;年产绸缎570万码(1码等于0.9144米)。

民国26年(1937119日,日军入侵盛泽,工厂全部停闭。民国278月,日伪华中蚕丝公司在吴江设办事处,对全县蚕桑丝绸业进行统制扼杀。全县蚕丝产量锐减,造成丝源紧张,盛泽丝绸业不得不改营人造丝织品,再则电力供应时断时续,当局又对丝绸业横征暴敛,使盛泽绸业陷入困境,较大规模的绸厂大多停产。民国30年,南记、鼎云、明记、锦记、陈永记、民丰、协兴、良记8家小丝织厂相继开设。据日本人本位田祥男统计,民国32年前盛泽开动电织机229台,规模远小于抗日战争前。

民国35年底,江苏省农民银行给每台织机贷款43万元,为期9个月,仍无济于事。为此,盛泽商会再次向省政府申请救济;盛泽电机丝织业同业公会向财政部、经济部及银行四联总处等单位致电呼吁给予贷款,联名呈文县政府要求免除地方绸类特税。后,国民政府为挽救丝织生产争取外汇,制定《放料贷给工资代织外销绸匹办法》,由上海绸业丝织产销联营公司负责承办盛泽同业的丝织生产,办了一期(3个月)有所成效,后未续办。在此情况下,盛泽丝织业除生产电力纺、格子纺等少量真丝产品外,大部分转产人造丝产品及交织产品。民国37819日,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通货膨胀加剧,经济秩序混乱,盛泽丝绸厂商无力支撑,大面积停产,电机织造业一度处于解体边缘。至民国383月,盛泽镇电机织厂、电机织户共有239家,织机862台,时开时停,日产仅300匹左右,棉织品占多数。新中国成立前,吴江县电机丝织业仅限于盛泽地区,该业由织绸厂与机户组成。厂家仅少数拥有10台以上织机,如民生绸厂有织机48台,已为第一大厂。一般织厂规模不大,生产工人以力织工为主,多系男性,女工多从事整经、络丝、卷纬等劳动。除大厂外一般均无专职保养保全工,机器维修由几家铁工厂包揽。机户均有家庭成员从织。

民国38年(19495月盛泽解放之初,社会秩序尚未稳定,且不时有敌机轰炸,人心惶惶。6月,盛泽供电恢复,少数厂家及机户开工生产,断断续续开动455台织机,大部分厂家处于停产观望状态,部分较大的厂家如大同、百乐、华纶、大华等厂遣散工人,宣告关闭。7月下旬,因台风袭击,苏州至盛泽间输电设施损坏严重,再度停电,加以战争期间交通受阻,上海港口被封锁,以致绸市低落。下半年,生产时停时续,工人处于半失业状态。据盛泽镇电机丝织工业同业公会估计,是年产绸86.51万米,棉布154.58万米,而下半年仅产绸22万米。1950年上半年,丝织业仍然处于困难阶段,多数厂家停产并遣散工人。为此,吴江县人民政府为振兴丝织业,对资本家做思想工作,打消其疑虑,动员工人主动降薪,以推动资本家恢复生产。101日盛泽镇纺织工会成立后,人民政府和工会组织工人进行生产自救。是年底,由工会出面,召开劳资协商会议,商议发展盛泽纺织工业,并恢复工人工资发放。

195279月,中国蚕丝公司委托盛泽电机织造联营组织加工电力纺5500匹。是年,有147户,开动织机754台。195341日,中国蚕丝公司在盛泽设收购推销组,后转而采取“收绸供丝”措施,使丝绸业务转向该公司。6月,盛泽镇电机织造业共开动织机660台,其中从事加工530台,自产自销130台。11月,盛泽镇人民政府、中国花纱布公司、织厂劳资双方代表组成电织业加工生产管理委员会,将全镇128家电机织厂重新划为7个加工组,共有织机775台,开动668台,其中从事加工616台(为中国花纱布公司加工棉布),自产自销为52台。52台自产自销织机中26台织造人造棉产品,13台织造桑丝绸产品,4台织造交织产品,9台织造棉织产品。至此,盛泽丝织业生产由“以产定销”转为“以销定产”,逐步纳入国家计划。由于国家扶持及销售形势的好转,电机织造业又有所恢复,据中国蚕丝公司统计,是年底,盛泽地区电力织机拥有数为1057台,其中电机织物工业同业公会系统947台,开动637台,其中代加工564台,自产自销109台;电机织物生产合作社110台,专代加工棉布。1955年,盛泽镇丝织设备有电力织机1048台,络丝机3586锭,卷纬机905锭,整经机44台,拈线机1736锭,并线机560锭,筒子络丝机492锭。是年产品全部为棉织品。至此,县内织造工业已有相当发展,工厂进行民主改革,工人生产积极性被调动。19561月,全县有纺织厂145家,其中盛泽镇142家,同里、黎里、平望各1家,从业人员1753人,共开动电力织机680台,人力布机17台。9月,公私合营盛泽第一布厂设厚生、集成、三星、生产、大康5个车间,开动织机151台。公私合营盛泽第二布厂设振丰、美新两个车间,开动织机53台。公私合营盛泽第四布厂设互助、鼎云、仁景、新成、联中5个车间,开动织机89台。公私合营盛泽第五布厂设建东、集生、联东、九龙4个车间,开动织机84台。公私合营盛泽第六布厂设新生、民生、大新3个车间,开动织机140台。10月,公私合营盛泽第六布厂首家局部恢复丝织生产,产品以人造丝丝绸为主,交织绸为辅。下半年,盛泽区坛丘乡创办民办丝织厂。1957126日,江苏省纺织工业厅、江苏省丝绸工业局联合通知,决定将吴江县盛泽镇公私合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5家布厂的447台电力织机,在年内陆续改织丝织品。5月,公私合营新生丝织厂民生车间的60台提花织机,新生车间的80台织机,仁基丝织厂的70台织机改产丝织品。825日,公私合营新生丝织厂首家实行三班制(日班、中班、夜班)生产。1958年,盛泽镇全年产绸871.2万米,棉布450万米,结束连续11年棉织居纺织业主导地位的局面。是年起,农村公社、大队办丝织厂逐渐兴起。19595月,盛泽镇丝织行业形成以新生、新华、新光、新联、新民丝织厂为主体的格局,共有织机1070台,其中公私合营吴江新生丝织厂193台,公私合营吴江新华丝织厂261台,公私合营吴江新光丝织厂285台,公私合营吴江新联丝织厂235台,吴江新民丝织厂96台。是年,盛泽全镇纺织行业生产实行三班制。

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丝织生产任务缩减,公私合营新生丝织厂、公私合营新华丝织厂、公私合营新光丝织厂已投产的真丝绸品种大多停织。1966年前,全县桑丝绸产量占全行业丝绸总产量近7%19664月,盛泽目澜丝织厂成立,为盛泽镇办厂。19676月,坛丘丝织厂成立,有职工15人,脚踏丝织机4台。20世纪60年代末,盛泽镇丝织行业开始用合成纤维织造合成纤维绸缎。

1974年,坛丘丝织厂更名为坛丘丝织一厂,添置电动铁木丝织机12台。19661975年,盛泽公社团结、红卫、南霄、红安、鼎方、虹州、幸福、群铁、北角、上升、新农、大新、卫东、慰塘、兴桥、跃进、长征等大队先后创办丝织厂。1976年,全县生产绉类产品4个品种,投入织机34台,产量36.36万米。是年,坛丘丝织二厂成立;全县桑蚕丝绸产量超过交织绸的产量。1978年,中共吴江县委、县人民政府开展以扶贫为目标的支农活动,部分机关与一些贫困社队挂钩,办起一批社队丝织厂。是年,全县县属企业丝织品产量2016万米,其中真丝绸产量611万米;乡镇企业丝织品产量1.5亿米。1979年,县社队企业管理局成立,社队丝织企业得到政策上的鼓励和扶持,步入全面发展的阶段。农村丝织企业限于工艺技术水平,全部织造以涤纶、锦纶为主的合成纤维绸缎,每年可用化纤原料3000余吨。19741978年,梅堰公社先后创办丝织厂6家,其中公社办1家,大队办5家。

1980年,县属丝织企业丝织机总数为2033台,全县社队丝织企业织机总数由664台增至2472台,社队丝织企业织机总数首次超过县属企业。是年,梅堰公社前进大队丝织厂停办;坛丘丝织一厂与坛丘丝织二厂合并更名为坛丘丝织厂。198224日,国营吴江新生丝织厂招收农民工60人。这是盛泽丝织业出现劳动力紧张后招收的第一批农民工。是年起,全县社队丝织企业的丝织品产量超过县属丝织企业。1983年,坛丘机电站丝织厂成立,有职工46人;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丝织机6台,印花机1台;产品有特丽纶、尼丝纺等。198412月底,盛泽乡中学成立纺织厂。1985年,吴江县丝织业共有企业275家,其中隶属县丝绸工业公司的7家,县纺织工业公司2家,县乡镇工业局249家(表24、表25),文教系统10家,供销系统5家,水利系统2家,共有丝织机10308台,织机总数占全省的40.26%,占全国的7.22%。县属丝织企业主要集中在盛泽镇。县乡镇工业局管辖的249家乡、镇、村办丝织企业,分布在22个乡、镇,职工总数41963人,有织机6648台,占全国乡镇丝织业织机总台数的10.42%。是年,国营吴江新华丝织厂分别同平望镇、横扇乡、桃源乡联办丝织厂;国营吴江新生丝织厂分别同铜罗、坛丘乡联办丝织厂;国营吴江新联丝织厂分别同梅堰、庙港乡联办丝织厂。全县桑丝绸产量占丝绸总产量40%

 

24                1985年吴江县乡()办丝织企业情况表

企业名称

年末职工数

()

丝织机数

(台)

丝绸产量

(万米)

产值

(万元)

湖滨丝织厂

 202

 40

61.37

 282.83

八坼丝织厂

 305

 50

67.35

 210.43

八坼第二丝织厂

 147

 30

 8.30

  24.94

同里丝织厂

 169

 41

24.73

 128.74

同里镇复康丝织厂

 131

 38

29.02

  81.67

屯村丝织厂

 262

 48

50.24

 196.47

芦墟丝织厂

 338

 80

124.74

 418.77

南麻丝织厂

 356

118

173.17

 380.23

横扇丝织厂

 334

 58

 72.00

 194.70

北厍丝织厂

 389

 53

 87.38

 254.35

黎里丝织厂

 550

104

 98.92

 640.22

黎里镇工业滤布厂

 526

 92

179.61

 755.28

金家坝丝织厂

 301

 42

 32.30

 353.43

梅堰丝织厂

 341

 70

127.90

 356.79

吴江工艺织造厂

1322

301

557.66

1448.79

坛丘丝织厂

 262

 56

 89.88

 436.60

八都丝织厂

 501

132

 72.00

 317.29

七都丝织厂

 107

 25

 26.18

 160.70

七都化纤织造厂

 342

 63

 78.83

 340.73

庙港色织厂

 355

 78

103.62

 260.70

铜罗丝棉织厂

 298

 66

 77.59

 277.34

铜罗丝毛织厂

 114

 16

 18.56

 135.17

东吴丝织厂铜罗分厂

 299

 94

108.55

 286.83

菀坪丝织厂

  80

 20

 11.84

  39.04

青云丝织厂

 297

 50

 82.29

 609.59

桃源丝织厂

 452

 80

 96.75

 546.11

松陵镇垂虹丝织厂

 408

 60

137.12

 470.49

松陵镇丝织厂

 253

 66

 96.00

 340.94

松陵镇城郊丝织厂

 211

 54

 89.00

 255.53

松陵镇经纬丝织厂

 111

 24

 29.34

  82.15

松陵镇第二丝织厂

  51

 16

  3.89

  10.91

盛泽镇工艺美术总厂

 631

 48

 43.00

1879.11

盛泽镇勤俭丝织厂

 451

 99

154.22

 565.85

盛泽镇目澜丝织厂

 647

192

265.87

 937.50

盛泽镇丝织服装福利厂

  69

 20

 32.35

 105.03

盛泽镇舜湖丝织厂

 39

 12

 8.84

 24.16

盛泽镇新盛化纤织造厂

 42

 10

17.25

 55.11

盛泽镇纺经厂

133

 10

 9.28

116.69

盛泽镇丝织二厂

150

 18

震泽镇丝织厂

 91

 20

11.50

174.33

平望丝织厂

379

 88

99.79

272.26

平望镇丝织厂

383

 71

79.92

360.03

芦墟镇丝织二厂

205

 56

92.40

238.41

芦墟镇汾湖丝织厂

 73

 18

 9.16

 24.16

 

25                1985年吴江县村办丝织企业情况表

乡(镇)

行政村数

(个)

村办丝织厂数

(家)

丝织机数

(台)

丝绸产量

(万米)

盛泽

32

34

1176

1900.02

坛丘

23

26

552

825.81

南麻

16

17

177

201.72

黎里

28

16

249

300.47

平望

32

15

340

405.53

庙港

21

11

213

361.42

八坼

30

11

 48

42.84

湖滨

27

9

198

266.44

八都

23

9

163

123.36

桃源

21

9

142

134.89

铜罗

15

6

 61

32.41

梅堰

21

6

113

七都

26

6

 68

63.12

屯村

20

5

 72

62.57

北厍

27

4

 44

46.64

芦墟

22

4

 34

47.81

震泽

29

4

 39

横扇

21

4

 54

56.24

青云

21

3

 26

14.80

莘塔

20

3

 32

31.55

金家坝

27

2

 38

18.93

同里

26

1

 10

 

19861月,盛泽目澜丝织厂投产洋纺,为江苏省乡镇企业生产出口真丝绸的首例。是年,坛丘丝织厂更名为苏南绸厂;坛丘绸厂投产;县、镇、村三级共有丝织厂300余家,其中隶属县丝绸工业公司的7家丝织厂共有丝织机3665台(其中进口丝织机247台);全县丝织品产量5477.1万米,超计划101.43%1987年,盛泽乡中学纺织厂有工人159人,主要设备有丝织机50台及其配套前道设备,主要产品有以特丽纶、涤丝绸、尼丝纺、羽纱、美丽绸等化纤织物为主。该厂为丝织职业高中生产实习厂之一,其在县内校办丝织厂中规模最大。是年,苏南绸厂职工增至324人,设备有丝织机94台,捻丝机12台,络丝机2台,整经车4台,卷纬车7台,并捻车、槽格式络筒车各1台,全厂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7137平方米,全年产品销售收入627.9万元,总产值641.33万元,净产值138.54万元,固定资产90.1万元,完成利税22.88万元。1988年,全县乡镇企业有各类丝织机9290台。1989年,县丝绸系统织染厂组织涤纶仿真丝产品一条龙攻关,真丝改化纤织机1000余台,产量868万米,形成一批受市场欢迎的茜灵缎、新艺乔其、东宝绉等仿真丝和化纤新产品。

1990年,坛丘绸厂引进提花龙头机,开发丝绸花色品种。19925月,新申绢纺织造厂有职工200余人,1511绵织机60台,月产绢丝织品10万米。1993年,全市有丝织厂50余家,有梭丝织机1.9万台,无梭织机近1500台,年产丝织品2.4亿米(其中真丝绸5570万米)。在全市丝织厂中,市属厂有6家,丝织机4102台,其中无梭织机952台(喷水织机584台,喷气织机200台,剑杆织机128台,片梭织机40台),年产丝织品8600万米,其中直丝绸3600万米。是年,丝织业从加工为主转变到自产自销为主,以真丝绸为主转变到真丝、化纤并举,低档产品转向中高档产品。199412月,梅堰镇金楼丝织厂停办。是年,乡镇丝绸工业产值131.12亿元,占乡镇工业总产值的43.62%1995年,在绢丝织造方面,全市共有织机1000台左右,年产绢丝绸1000万米左右。是年,织厂围绕“真丝出精品,化纤出新品”的目标,形成各自特色,如国营吴江新华丝织厂开发生产仿麻类、色织类、真丝厚重织物等多门类产品;吴江新民丝织厂生产人丝交织富春纺。1996年,市属丝绸工业系统有丝织机3500台,其中喷水织机432台,喷气织机200台,剑杆织机106台,片梭织机24台;乡镇丝绸工业产值102.61亿元,占乡镇工业总产值的40.19%1998年,坛丘机电站丝织厂有职工95人;全厂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丝织机30台,捻丝车8台,整经车2台,固定资产256万元,获利20.3万元。

2000年,全市丝绸行业新增整、浆、并设备共93台(套),累计128台(套)。2001年上半年,盛泽镇有300余家民营织造企业,无一企业停产,无一企业亏损,无梭织机有上年11344台的基础上又新增1000余台,织造企业增加15家。2002年,全市民营丝织企业喷水织机增至3.83万台,另有喷气织机5886台。20046月,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泰来子公司购进10台剑杆织机,与辽宁丹东丝绸研究所合作,研发生产真丝家纺产品。10月,“泰来”又斥资120万元,从意大利引进4台大提花电子龙头,配套剑杆织机生产各种真丝提花床单。20053月,“泰来”研发生产有4层普通素皱缎厚的真丝提花凉席。下半年,在喷水服饰织物市场开始缩水等情况下,盛泽地区许多喷水织造厂家开始主动调整生产结构,由以前大批量引进常规平喷织机开始向引进超宽幅喷水织机、喷气织机的方向转型,产品结构也由单一的服饰用布转向服饰类和家纺类产品相结合。12月,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新联丝织分厂生产的茶花牌真丝面料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是年起,吴江德伊时装面料有限公司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从日本引进铜氨纤维面料的生产设备,借鉴日本生产铜氨纤维里辅料的经验,自主研发生产铜氨纤维布并获成功。2006年,江苏华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苏州大学共同承担的“高性能真丝新材料及其制品”被列入省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从源头上解决了真丝制品的抗皱性问题,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价格由原来的50元每米(人民币)提高到3050美元每米。2009年,震泽镇被授予“中国阿拉伯头巾之乡”称号。产权制度改革后,随着小型织造企业的增多,整浆并加工企业应运而生。2009年,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购入苏州东吴丝织厂的设备和引进该厂的技术和管理后,抢救性地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2010年,盛泽镇有18家整浆并加工企业和4家家庭整浆并加工作坊拥有现代先进的整浆并设备29套,分条整经机1台,机浆设备5套,经车2台;有11家整浆并加工企业和21家家庭整浆并加工作坊使用陈旧的整浆并设备17套,分条整经机18台,经车10台。

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内茧丝价格大幅上升、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市内有部分丝织企业缩小真丝织造的规模。20092010年,全市真丝绸产量呈下降趋势。与真丝织造相比,化纤织造则发展迅猛,化纤织造亦主要分布在盛泽镇。2011年下半年起,盛泽镇化纤织造行业生产、销售、效益的增速逐渐放慢,规模较大的企业虽然抗衡力较强,但利润明显减少,大量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主要表现为生产成本增长较快、库存持续攀升、利润下滑,应收款增多,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加大。20125月,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创新应用电子提花织造宋锦面料,并首创宋锦箱包、宋锦家纺等产品推向市场,实现宋锦产业化。20052012年,吴江区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及有关专业协会共同命名的国家面料(纤维)开发基地17个(表26)。至2012年底,全市坚持真丝绸机织企业共存12家,其中金龙达丝绸织造有限公司在平望镇梅堰社区,其余均在盛泽镇。这些企业大都是由原来国有丝绸生产企业改制而成的,拥有较为先进的丝绸织造设备和技术。据统计,这12家企业主要设备有无梭织机336台,其中剑杆织机296台,片梭织机40台;有梭织机724台,年生产真丝绸(包括交织品)能力为1934万米(表27)。同时,盛泽镇有喷水织机的化纤织造企业1611家,其中规模较大的(织机100台以上至500台以上)有330家,较小规模的(织机10台至100台)有1281家。是年,全区丝织品产量1221383万米,其中桑蚕丝及交织品1367.39万米,纯桑蚕丝织品1174.95万米。

 

26                2012年底吴江区国家面料(纤维)开发基地情况表

国家面料(纤维)开发基地名称

基地所在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授予年份

国家真丝面料与服装开发基地

江苏华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盛泽镇

2005

国家锦纶面料开发基地

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

盛泽镇

2005

国家真丝及仿丝绸产品开发基地

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盛泽镇

2007

国家差别化纤维产品开发基地

方圆化纤有限公司

苏州市区

2008

国家休闲及时装面料开发基地

立新集团有限公司

盛泽镇

2009

国家时装面料开发基地

吴江德伊时装面料有限公司

盛泽镇

2009

国家男装面料产品开发基地

东群织造(苏州)有限公司

盛泽镇

2010

国家仿真丝面料开发基地

苏州好麦尔服装有限公司

盛泽镇

2010

国家运动休闲梭织产品开发基地

苏州龙英织染有限公司

松陵镇

2010

国家弹力面料织造开发基地

苏州金科达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望镇

2010

国家阻燃遮光窗帘开发基地

吴江区伟江纺织纺机有限责任公司

盛泽镇

2010

国家记忆功能面料开发基地

苏州迪盛织造整理有限公司

桃源镇

2010

国家伞布产品开发基地

吴江区品信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盛泽镇

2011

国家环保时装面料开发基地

吴江汉通纺织有限公司

盛泽镇

2011

国家涤纶超细纤维产品开发基地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

盛泽镇

2011

国家防寒服面料开发基地

苏州志向纺织科研有限公司

盛泽镇

2011

国家超细高密户外运动面料开发基地

吴江区晨龙新升纺织品有限公司

盛泽镇

2012

注:方圆化纤有限公司总部原在盛泽镇,后因企业发展迁至苏州市区,其有4个生产基地,分别在盛泽镇、苏州市区、安徽铜陵、江苏淮安。

 

27                      2012年底吴江区真丝机织企业情况表

企业名称

企业所在地

主要设备(台)

年生产能力

(万米)

无梭织机

K611有梭

织机

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丝织分厂

盛泽镇

 91

0

340

吴江赴东纺织集团公司丝织分厂

盛泽镇

150

0

500

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

盛泽镇

 43

24

200

吴江华昌丝绸织造有限公司

盛泽镇

  0

180

190

吴江新江和服绸织造有限责任公司

盛泽镇

 40

24

160

吴江莲萌丝织有限公司

盛泽镇

  0

66

100

吴江同欣丝绸织造有限公司

盛泽镇

  4

120

170

吴江市宇集丝绸有限公司

盛泽镇

  8

126

100

盛泽镇惠方丝织厂

盛泽镇

  0

 64

 72

盛泽镇诚达丝绸商行丝织分厂

盛泽镇

  0

 43

 30

吴江隆太昌丝绸织造有限公司

盛泽镇

  0

 38

 24

吴江市金龙达丝绸织造有限公司

平望镇

  0

 40

 48

注:无梭织机中,吴江新江和服绸织造有限责任公司的40台为片梭织机,其余均为剑杆织机。


 

>